重走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南京审计大学“赤色华章”社会实践小分队
2022-08-28 12:12:00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余,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与传承红色经典文化,重温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中汲取向上奋进的力量,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赤色华章”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队严格遵守防疫要求,探访了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常州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镇江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淮安市周恩来故居、无锡市“信仰之路”等红色遗址,沉浸式体验红色精神在当代的驱动力与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余,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与传承红色经典文化,重温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中汲取向上奋进的力量,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赤色华章”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启了以“驻足红色遗址自新时代视角分析挖掘红色精神的现时驱动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疫情实际情况,实践活动采取了同时不同行的形式,八名成员分别就地参访了自己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

  实践团队严格遵守防疫要求,探访了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常州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镇江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淮安市周恩来故居、无锡市“信仰之路”等红色遗址,沉浸式体验红色精神在当代的驱动力与凝聚力。以下是组内成员印象最深刻的两处红色遗址。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体味发愤图强、勤俭节约的“水西精神”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如今重访旧址,看到修复和重建后的故址焕然一新,既有深耕于历史土壤的革命精神又裹挟着伴随年代更替的时代新风。纪念馆外形设计别具匠心,远看像“N4A”这个符号,以新四军英文缩写作为设计核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初印象。进入纪念馆,陈设的旧物重现了战争年代战士们艰苦朴素的革命生活,简朴的会议室仿佛诉说着当年的军事决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展厅两侧是陈毅、粟裕的办公室兼卧室、墙上倚着的战士们用过的步枪,木桌上摆着古朴的煤油灯。不管有着多么艰难的物质条件,新四军都凭借着毅力和智慧,在这打赢了数不清的战役。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在哪个年代,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图片1: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毛泽东主席雕像

  图片2: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战士浮雕

  在实地探访中团队成员发现纪念馆虽恢弘壮观却门庭冷落,惋惜的情绪不免涌上心头。该纪念馆史料丰富,其中不乏颇具体验感的蜡像馆、场景复原馆,也有极富观赏意义的碑廊。但只有有冷气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内人数较多。团队成员采访了管理员,管理员表示为了弥补高温带来的影响,近日在馆内推出了纪录片放映室并引进了一批新的模型,让游客能在馆内凉爽的进行体验。一位小组成员注意到,一些景点的碑廊即使在夏日也十分凉爽。仔细思考后发现,江南指挥部旧址处的开放式展馆及碑廊都缺少绿化,因而在夏天十分炎热,客流量稀少。进而小组成员向馆内员工建议在开放式展馆处种植竹林等绿化,不仅能为展馆降温,竹子寓意也非常好。并且应该优化游览的导航和路线,建议早间参观的游客先参观开放式展馆,午间的游客反之,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建议受到了馆内员工的采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惜和平,奋发图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悼念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30万遇难同胞而筹建。

  纪念馆中有一个展示厅的墙上印着日军进攻南京前的行军轨迹、日军司令部下达的任务和日军进攻南京的路线。展厅墙上还有时人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印象与评价,即使隔了85年,泣血的文字读来依然让人心惊。现如今在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能清晰的看见里面的黄土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一捧黄士掩盖了鲜血,埋葬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日军侵华事实。

  图片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泥土

  图片4: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后世的警句和叮嘱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叮嘱,也代表了中国人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以史为鉴,奋发图强,开创未来。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作为南京审计大学的学子,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发奋图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体现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在新时代凭借雄厚的国家实力,以底气和胆识应对外敌,珍惜和平,不让悲剧重演。

  图片5:警句

  近日,南京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事件深深刺痛了国人,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名言时刻警示着我们,要时刻警惕和防备任何对侵略行为的辩护和美化。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使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走出南京,但仍不够,纪念馆对内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并促进历史传播大众化,使得既服务于来到场馆参观的观众,也服务于活跃在互联网的“受众”;对外可与遭受日军等法西斯侵略和蹂躏的各国联系,进行工作交流、资料交换等,如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等交流,甚至可与夏威夷的日军轰炸珍珠港死难美军纪念馆交流,扩大纪念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中的影响,辐射出更大的反战能量。

  实践团队走访了数个红色旧址,不忘民族之耻,不弃忧患意识,永远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先辈们在民族大义面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祖国或有伤痕,皆因先辈而愈,流逝的光阴诉说了无数个奇迹,泱泱中华,吾辈愿以先辈为榜样,挖掘红色精神的现时驱动力,用青春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小组成员对这两处红色遗址感悟颇深。组内经讨论后认为如今用文创宣传景点的方式既新颖又能宣传红色遗址的文化内涵,所以为两处红色遗址设计了满含小组成员心意和感悟的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描绘了新四军在残酷的战争中不惧艰险,逆流而上的场景。主色调为朱红色、彰显了当时新生的新四军就如新生的中国一般,崭露锋芒、逐渐强大。

  图片6: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明信片展示


  图片7: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明信片展示

  这张明信片以烟火比喻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幸罹难的同胞短暂但又灿烂的生命,烟火散发的微光染红了手指,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度。设计该明信片时总体使用了黑红的基调,表达了我们对遇难同胞的怀念和哀悼。斑驳的字体纹理展示着侵略者留下的罪行,也告诉大家铭记历史,莫忘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