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少年科学院
2021-01-18 16:02:00
江苏的少年科学院活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风靡全国的“我们爱科学”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掀起了一股“为四化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少年科学院”活动。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开展近30年,少年科学院活动专委会成立20年,我们的少年科学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同时代要求相比,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如自身定位问题、组织体系建设问题、活动体系建设问题和队伍体系建设问题等。少年科学院任重道远,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

  一、历史回顾

  江苏的少年科学院活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风靡全国的“我们爱科学”活动。1979年常州市少先队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号召,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的倡议,人人读一本科技书,讲一个或听一个科学故事,做一项科学小实验,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用科学解释一种自然现象,了解一门科学在未来发展的远景,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掀起了一股“为四化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少年科学院”活动。

  1993年,在“科教兴国”的大潮中,在江苏省及南京市少先队组织的推动下,成立了江苏第一批学校少年科学院。2000年的12月22日,省少工委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发起“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也就是“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科学院专业委员会”的前身,每年坚持召开一次年会、评选一批论文、编辑一本文集、举办一次活动、评聘一届“小院士”、开展一次表彰,目前少年科学院专委会已经成立20周年、举办了第十九次年会。我们依托这个全国独有的、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领导下的少年科学院学术研究团体,让我省的少年科学院事业稳步发展,逐步壮大。

  二、基本做法

  1.以“团体会员制”推动组织发展。专委会成立之初,仅有团体会员54家,如今全省学校少年科学院团体会员已达350多家,全省十三个地市均有学校参与。于2017年起,实行了团体会员年度考核制度,加强了团体会员单位的常态化管理,促进了少科院的普及发展。专委会还不断吸收一些地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特级教师、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加入理事会,如今,理事会共有成员45名,其中专家理事9人。专家理事除在本地本校活动外,还积极支持四川省凉山州等西部地区的学校创建少年科学院,目前已经帮助该地区建立了5所学校少科院。

  2.以“小院士”评聘统领活动建设。2007年开始,专委会陆续形成了单年开展优秀少年科学院辅导员的评选表彰、双年表彰优秀少年科学院、每年结合“红领巾科学建议评选”评聘省级小院士的活动机制。同时每年组织参加一次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论文答辩活动。迄今为止,已经评聘出八届522名“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1111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27名,为全国各省之最。全省共评出优秀少年科学院198家,优秀少科院辅导员190名。我们还于2011年和2013年两次承办全国性少年科学院研讨活动。

  3.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理论研究。基于学校少年科学院的丰富实践,专委会坚持带领全省少年科学院辅导员积极开展少年科学院方向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2004年,专委会正式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少年科学院研究专著《少年科学院的建设》,并在每年的省少代会时编辑出版一本少年科学院活动成果专辑,先后出版《创新之蕾》《金色少年---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风采录》等有关少年科学院的优秀读物。每年举办的学术年会,收到的论文从四五十篇发展到现在的近400篇,从中优选编辑的专业论文集已有10余本,年会中安排的优秀论文交流和点评活动,成为最受辅导员欢迎的活动之一。专委会秘书处还编印了《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创建指南》,不仅在省内使用,还被多省借鉴。少年科学院资深辅导员方松飞、韩士龙、李冉、聂德勇四位老师,参与了由中国少年科学院编写的《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成长指导》一书,书中吸收录大量的江苏经验。专委会主要成员聂德勇,成为全国第一位以少年科学院为研究方向的教育硕士。

  4.以“双线考核”激励普及发展。因为少年科学院是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科技活动,所以我们还探索实行了“双线考核”激励机制,也就是少年科学院活动取得的成果,在基层既可以作为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考核的积分,又可以算作科技教育工作的考核积分,一举两得,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校和基层团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积极性。目前,我省的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以及南京市玄武区、昆山市、连云港市赣榆区、镇江市润州区等县(市、区)成立了地市级和县级少年科学院组织,地区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非常活跃。

  三、基本经验

  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开展近30年,少年科学院活动专委会成立20年,在团省委、省少工委的组织领导下,在省科协、省环保厅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少年科学院专业委员会的具体实施下,我省的少年科学院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1.在培养目标上,坚持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少年科学院是模拟中国科学院开展少年儿童科技创新活动的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平台,是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科技教育组织,所以其培养目标必须和少先队一致。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时代新人和具备未来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今年,我省举办了“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计”科学建议展示和第八届省“小院士”评聘活动,就是要激励全省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修炼“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品行,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用自己的“小智慧”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建设”献计献策。他们关注全民抗疫,献计口罩的科学回收;关注快递包装盒的创新,献计环境保护;关注长江江豚保护,献计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生活,助力社会文明建设;关注生活用品用具改进,献计人民生活智能发展;关注古镇保护开发,献计文化传承;关注改善城市交通,献计现代城市建设……他们的科学建议虽然稍显稚嫩,但却闪烁着可贵的智慧火花,无不体现着当代江苏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小主人的责任感。

  2.在活动方式上,坚持研究性科技活动。我们的少年科学院活动同一般科技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它强调开展“研究性科技活动”。一项小发明,你是在什么困难的启发下想到的,经过了怎样的制作与研究,又怎样试用、改进的,最后它的最大创新点在什么地方,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你在这个活动中有什么收获等等,最后呈现的不仅是件事物作品,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篇小报告、小建议,记录下孩子们的研究过程和点滴提升,这是我们看重的活动方式和评价依据。

  3.在探究内容上,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我们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兴趣,注重与儿童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经验相连接,不局限于工程类的改进与发明,社会管理、文化传承等都有机融入少年科学院的研究领域。比如抗击疫情,关注老年人群体,关注脱贫攻坚,关注垃圾分类的宣传,关注老旧文化街区的改造,等等。

  4.在实施策略上,坚持面向全体和普及推广。少年儿童是少科院的活动主体,我们首先坚持面向所有儿童,服务全员成长;同时,也注重分类指导,细化少年科学院下专业研究所的设置,努力拓展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挖掘学科领域的深度,最大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努力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另外,我们还不断探索全省的少年科学院管理激励机制,努力解决少年科学院普及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在全省制度化普及推广少科院。

  5.在活动空间上,坚持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不断延伸少年科学院活动的触角,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合作,拓展儿童的视野,锻炼实践能力,使校内校外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6.在辅导力量上,坚持自身挖潜与借助外脑相结合。突出专业性的特点,以校内为主,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注重引进外脑,善于借力发力,着力建设校内校外兼备的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开展近30年,少年科学院活动专委会成立20年,我们的少年科学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同时代要求相比,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如自身定位问题、组织体系建设问题、活动体系建设问题和队伍体系建设问题等,这些还要做得更科学,更有效。少年科学院任重道远,我们一刻都不能松懈。